賀!!!台北市大同區大同段劃定順利完成
都更不只是重建
也是財富重創新!
「 都市更新 」經常簡稱為「 都更 」,
這幾年很常聽到「 都市更新 」,
不過都市更新到底是什麼意思?
「 都市更新 」是指在都市計畫範圍內,讓經歷天災、設施過於老舊導致功能衰退的建築物,透過「 重建 」、「 整建 」或「 維護 」等措施,回復、強化建築物的部分功能。
「 都市更新 」目的是讓土地有規劃地再開發,藉此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與景觀、促進經濟發展、強化公共設施等,以追求整體城市的公共利益為最終目標。
老舊房屋因為「 耐震能力欠佳 」,再加上過去並沒有消防通道、房屋間隔的概念,因此公共安全設計相對不足,倘若老舊的結構與設計碰到天災時,房屋就會變得脆弱,進而影響居住安全。
透過都市更新,可以提高建築耐震能力與規劃隔棟距離,使建築物能夠抵擋地震來襲!
老屋生活久了往往會遇到漏水與壁癌等問題,其實管線都有一定的壽命年限,且壁癌產生的粉塵與黴菌對呼吸道有害,雖然能透過室內裝潢處理,但最好的還是整個社區都有意願一起都更,替大樓管線與牆壁做整體的翻新。
都更完後除了自己的家變新穎了,也能規劃綠地庭園與強化公共設施,增加居住與環境的品質。
舊房子重建為新大樓,房價往往會向上攀高,對屋主來說無論是要將將新的房屋出租或出售都可能有蠻不錯的利潤!
政府為了鼓勵都市更新,有設立許多獎勵與補助,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申請都市更新的容積獎勵、自主更新的補助、稅賦減免等優惠。
由於都市更新會「增加公設」,而公設相關費用一般需由住戶平均分攤,也就是需要繳交相應的管理費。
建商要考量在興建時耗費的成本,以決定重建後要拿回的坪數,假設房屋的位置不太好,重建後的售價會較低,因此在都更時須拿回更多的坪數才能讓收支平衡賺取利潤,這樣的結果也進而影響到都更地主們可以分回的坪數了!
但可以透過自主都更將原本建商合建的利益將歸於地主,讓地主取得最大、最優的都更重建權益!
建商基本上會掌握比地主更多的都更資訊,因此地主常常會有擔心建商偷工減料、分配房地計算不透明、圖利特定團體等等的疑慮產生。
但自主都更全程有政府把關協審及地主參與,資訊及價值的分配一切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當好不容易讓大部分的地主蓋章同意都更將資料送到政府審查,但因為政府的審查仔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等到案件終於通過審查進入施工階段,若因原物料成本波動,連帶影響建材的費用,如果蓋到一半公司倒閉了,又需要花時間重新尋找新建商。除此之外,案件的產權複雜與地主間難以達成協議,都是等待時間長的原因,有不少都更案甚至需要耗費 10 幾年才終於新屋落成!
「危老重建」全名是「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是都市更新的快速版本,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只要建築物「通過全部所有權人的同意」,且「提交重建計畫」後,約 30 天就能知道「重建計畫」是否通過,通過後就能申請建築執照、開始動工,可以免除冗長的都更審議程序!
除了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危老重建也像都更一樣,享有多種政策獎勵,像是容積獎勵、地價稅、房屋稅減稅等。
但目前因為時程容積獎勵 113 / 5 / 12 ~ 114 / 5 / 1只剩1%,能獲取的獎勵減少,一般除非基地面積過小,已經比較少案子採取做危老都更了!
地主依權利變換取得之土地及建築物,於更新後第1次移轉時,減徵土地增值稅及契稅40%
實施權利變換,地主以土地及建築物抵付權利變換負擔者,免徵土地增值稅及契稅